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组织之窗 > 个体工商户

历经风雨破土出 草根终成参天树 ——探寻湖南醴陵个体工商户赵石毛“红色商业舰队”远航之路

2021年-06月-21日 13:14   |     来源:中国市场监管报

  罗霄山下,渌江岸边,湖南醴陵这块人杰地灵、百舸争流的创业热土,从来不乏传奇人物。

  这里有这样一个人,20多年前,他放弃教师公职辞职创业,和妻子一道背井离乡谋发展,笑称自己拥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称谓——个体工商户。

  睡地铺、啃干粮,全年无休、历尽艰辛……在中国改革开放、经济起步的上世纪90年代,他与全国千千万万生命力顽强的个体工商户一道,从点滴泉水开始,渐成百川合流、汹涌奔腾之势,汇成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、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,成为用拼搏奋斗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涅槃的生力军。

  他,就是湖南省非公综合党委委员、醴陵市邵阳个私经济党支部书记、班龙服饰广场总经理赵石毛。

  从借款300元在街头巷尾摆地摊起家,到如今在湘赣两省七市拥有店铺28家、总资产达1亿余元,赵石毛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。然而,让他从全国7000多万名个体工商户中脱颖而出,当选“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”,受到李克强、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的原因,不只是因为他经营业绩突出。

  正如赵石毛所说,纵观中外历史,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拥有7000多万正式登记注册、有营业执照、法律予以承认的个体经营群体。改革开放40年,当年的破题者——个体工商户,成为独具特色的“中国创造”经济组织形式,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既要有大企业“顶天立地”,也要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“铺天盖地”。今天的许多大企业,也正是从草根开始一步一步成长为参天大树。当记者走进班龙服饰广场,在这个名副其实的“红色商场”深入采访后终于明白,从事个体经营20多年来,赵石毛为何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,成为千万个体草根经济群体的优秀代表——

  用初心凝聚红色能量,用激情刷新金色榜单。赵石毛正是以党旗为指引,以诚信为根本,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,怀揣为民谋利的梦想,才能在新征程中扬帆远航。

  启航:尝尽创业百般苦

  1990年的冬天,飞雪漫天,北风呼啸。

  按照老家邵东风俗,中学英语老师赵石毛和心爱的姑娘邓葵媛举行了订婚仪式。仪式喜庆热烈,现实却冷酷无情——还没成家的他们就背上了家里4000多元巨额债务。这在当时,相当于两人近10年的收入。

  赵石毛出生于1964年,父亲担任了20多年的大队党支部书记,母亲勤劳朴实、为人和善。

  即使生活窘迫,也不能精神贫穷。家庭教育良好的赵石毛知道,在困境面前不能退缩。父亲生前常对他说:“只要思想不滑坡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做英雄!”父亲以一个老党员的执着精神,培育了赵石毛不怕艰难困苦的品质,让他厚植红色底蕴。

  赵石毛对妻子说:“我们利用业余时间做点生意,创业干个体吧。我们不等不靠,凭自己的劳动改变现状!”听了他的话,通情达理的邓葵媛默默点头。

  到哪里干个体呢?赵石毛的几名亲戚有在湖南醴陵经商的经历,他们都说醴陵地方好、环境好,是湘东门户,政治、商业、文化底蕴深厚。思索良久,赵石毛看中了这块“风水宝地”。

  寒假时,赵石毛从信用社借了300元本钱,和邓葵媛到距离邵东老家300公里外的醴陵摆地摊,借住在亲戚和老乡家。一开始,因为没有场地经营,他们用大袋子装着货品,拿一块布往地上一铺,在渌江桥上卖牙刷等生活日用品。后来,赵石毛假期结束回学校上课,邓葵媛便独自摆摊,开始卖袜子,披星戴月,从没有休息日。1992年的一天,俩人举行结婚典礼,妻子第二天便返回醴陵接着摆摊。

  在邵东,赵石毛一边教书,一边和哥嫂承包学校的油条、包子等早餐供应。他是个追求完美的人,为了工作、生意两不误,经常备课、批作业到凌晨,三四时就又起床和面做早点。

  一到寒暑假,赵石毛就赶到醴陵,和妻子摆地摊。两个人一角钱、两角钱地赚,偶尔赚五角钱那就是很好的生意了。就这样,到1992年寒假时,夫妻俩口袋里已有1万元现金。在过了几天“万元户”的瘾后,小两口儿不仅还清了所有欠债,还有了自己的流动资金。

  成功的花朵,人们往往只惊羡她绽放时的艳丽,却少有人关注当初的芽儿是如何浸透着奋斗的汗水,与风雨抗争。

  “夏天摆摊时,军用水壶里的水被晒得滚烫,有小贩在卖冰棍,一角钱一支,可我舍不得买。每天路过一家米粉店,一块钱一碗肉丝米粉,两年时间里我都绕道而行,生怕抵挡不住美味的诱惑,抗不住肠胃的呼喊。”赵石毛回忆创业之初的经历时,不禁感慨万千,但他一点也不后悔,唯一让他难以释怀的,是对妻子邓葵媛的愧疚。

  邓葵媛还未过门就挑起家庭重担,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摆地摊。深夜12时,疲惫的妻子想打烊收摊,而赵石毛为了延长做生意的时间多赚钱,便假装上厕所,躲在墙角看妻子利用这点时间做上一两单生意。

  还清债务,赚了点小钱后,正当夫妻俩踌躇满志、准备大干一场时,又因邻居失火导致他们苦心经营多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化为灰烬,连过冬的棉衣都没有了着落。

  “艰苦的生活和事业的窘境难不倒我!我是从小在父亲膝下听革命英雄故事长大的。”每当畏难情绪萌芽时,赵石毛就用父亲生前的教诲鞭策自己,“湖南是革命英雄辈出的地方,我最爱听父亲讲述当年红军长征到湖南、红色铁流席卷潇湘的故事。”

  三湘四水流日夜,潇湘儿女多英雄。赵石毛凭借那永远的红军精神,扬帆驶入滚滚创业洪流,坚定启航。

  续航:十年磨炼终有成

  1992年的春天,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,此后全国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驶上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。

  赵石毛受此感召,萌发了辞职下海、和妻子正式干个体的想法,并向所在学校递交了辞职信,可是并未得到学校批准和亲友认可。

  校领导看好赵石毛的业务能力,舍不得他离开,对他说,“善之本在教,教之本在师,教师职业无上光荣”“你是教学骨干,你教的班升学率连续三年第一,你走了谁接替你”……

  作为家族长老的大叔更是撂下狠话:“放下人民教师这样体面的工作不做,却和老婆一起摆地摊,你以后不要再进我的家门,赵家没有你这个人!”

  正当辞职创业梦想“山穷水尽”之时,受父亲影响、爱读报看新闻的好习惯帮了赵石毛的忙。他用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中关于“一个中心、两个基本点”“三个有利于”“胆子再大一点、步子更快一点”的内容去做反对者的思想工作,几经周折,终于在1993年获准停薪留职,并于1995年辞职下海。

  赵石毛与妻子靠拉篷布遮风挡雨,到拥有了一个20平方米的门店,一步一个脚印,在城镇、农村鞋服市场勤奋经营,商铺越做越好、越做越大。到2001年年底,赵石毛正式创立醴陵市班龙服饰广场,经营面积1000平方米。10年后,赵石毛的商铺发展到10余家,经营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,年销售额和总资产达5000余万元,形成了自己的“鞋服零售”品牌。

  “在醴陵,我有三个娘家,工商局、工商联和组织部。”赵石毛说,“当年一场大火,曾经把我多年的苦心经营烧成灰烬。我深受打击,几乎要放弃。可是,当时工商所一名同志的话让我多年铭记于心——只要你不放弃,我们愿意永远做你的坚强后盾!还有工商干部用小摩托车载着我满城跑,只为找一个经营场所。”政府各部门扶持他的生意、开拓他的眼界、指引发展方向,这让懂得感恩的赵石毛慢慢产生了加入党组织的想法。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,就没有今天的赵石毛,更没有事业的发展壮大。”赵石毛说。

  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。他先后5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,决心用红色的信仰开创金色的事业。在经过组织长期考验后,2008年6月,赵石毛得偿所愿,光荣入党。

  “哪怕再繁忙,赵石毛也坚持参加组织生活一次不落,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。在他的带领下,班龙服饰广场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‘红色商场’‘放心店’,成为醴陵乃至株洲的一块红色招牌。”醴陵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钟勇军说。

  记者走进班龙服饰广场,“共产党员示范店”的牌匾挂在醒目位置,耳边响起熟悉的红歌,收银、咨询等岗位均设有党员示范岗,党员员工胸前佩戴着闪亮的党徽,“红色商场”名副其实。

  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,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。回忆创业近30年,自己的事业随着国家前进的脚步发生的巨变,赵石毛说:“90年代,我没有远大的理想,那时候的梦想是每天早餐一碗肉丝米粉,米粉少一点,肉多一点,甚至可以只吃肉不吃粉。现在,我的梦想是紧跟党走,让班龙服饰在祖国大江南北遍地开花,成就‘红色商业舰队’。”

  领航:笃定前行扬风帆

  “红色商业舰队”的航程并非一帆风顺,甚至几度触礁搁浅。

  班龙服饰广场从夫妻店到2011年时队伍扩大到100多人,门店10余家,整体呈上升发展之势。可是,正当赵石毛致力于做大做强时,遭遇诸多棘手问题——员工今天来明天走,流动性大;新门店这个月开业下个月歇业,战斗力不强。队伍凝聚力、向心力差,营销人员、管理人员素质偏低……赵石毛的事业发展遇到瓶颈。

  “以前为什么发展?”“今后应当如何发展?”善于自我学习思考的赵石毛从党的创业历史和创新理论中获取养分、涵养定力。他观察着,思考着,逐渐从理论和实践、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清晰地认识到,党的创业和创新就是个体工商户成长的教科书,建立党组织、凝聚团队力量就是事业前进的路线图。

  2006年12月,醴陵市邵阳商会成立,赵石毛当选会长。随后,按照醴陵市委的统一部署,在市委组织部、原市工商局等部门的指导下,班龙服饰广场在全市同行业中率先成立党组织,后来又组建醴陵市邵阳个体私营经济党支部,赵石毛担任党支部书记。

  “我是靠听党话、跟党走发展起来的,现在队伍发展壮大了,光靠个人的力量,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济于事。要像支部在连上一样,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的组织,依靠党组织把关定向、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、化解矛盾、扩大影响。”赵石毛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找到了答案。

  知道了为什么干,还要知道怎样干。

  醴陵市食药工商质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,市委两新工委副书记丁武华作为班龙服饰广场的党建指导员,经常想起当年帮助赵石毛建章立制的事情。“赵石毛搞党建工作甚至到了‘废寝忘食’的境界。他自费300万元,先后5次组织员工参加业务培训、党建培训,建起固定讲堂、移动课堂,力求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、见成效。”丁武华说。他被赵石毛的精神所感动,和另一名党建指导员陈宏一道,扎实指导做好党支部基础工作,制定党建工作规范、党员积分管理方案等10项制度规定,引导赵石毛和支委会一班人围绕发展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发展,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。

  党的力量在组织,发挥好党组织核心作用,才能凝聚党员强大力量,带领企业扬帆远航。严明的纪律,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。赵石毛从严肃党组织生活入手,从点滴抓起,坚持党支部每次活动都做到考勤登记、戴党徽、记笔记,并在活动后分享心得体会。在一次次活动中,党员的革命情谊加深了,认识统一了,凝聚力也产生了。一手抓纪律,一手抓学习。赵石毛自己投资建设党团建宣传长廊,制作宣传标语,把党的主张由会议室延伸到卖场、库房和每一个员工的心坎上;党支部定期聘请市委讲师团来支部授课辅导;支委会采取轮流“通读通学”方式,带领党员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内涵要义,组织全体党员写心得,谈体会……充实的党性教育和理论学习活动让基层党员开阔了眼界,改变了观念和思维方式,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。

  然而起初,赵石毛一门心思抓党建的做法并不被大家认可。妻子邓葵媛说他“痴”:你不从政、不当官,搞党建做什么;既不能吃,又不能喝,党建有什么用?”司机钟选平说他“傻”:你把生意交给别人管理,自己一心一意抓党建搞慈善,平时早出晚归,睡觉在车里,三餐吃盒饭,紧紧巴巴过日子,一年捐出去的爱心款是个人消费的五六倍!”

  如今,说他“痴”的妻子,今年年初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。她说:“我们的党员员工积极进取,活力无限,甚至成为其他企业追捧的偶像,我为他们的成长感到高兴,也为自己在党组织中‘无名无分’的角色感到遗憾。”从不理解到接受,再到支持、融入,邓葵媛从丈夫身上看到他从事的不仅是让家庭富足、员工幸福的事业,更是一份伟大光荣、利国利民的事业。

  说他“傻”的司机钟选平,如今以为赵石毛开车为荣。他说:“我的朋友听说我的老板是这样一个‘傻子’,都说真心希望他的事业做大做强,能帮助更多的人。赵总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正能量网红,我已经改口叫他‘时髦哥’啦!”

  党建成为班龙的金字招牌,成为凝聚人心的磁场,成为发展的最大红利。随着党建工作的加强,班龙服饰广场发生了根本变化——员工把门店当成家,再也没有员工不辞而别了,女员工杨国珍患脑溢血住院期间,就把自己的工作服放在床头,一心只想早日回到工作岗位;党员店长冯影放弃休息时间,带领员工加班加点,不到半年时间就使门店扭亏为盈;2017年新开业的11家门店,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“尖刀连”“突击队”的带领下,全部盈利;门店先后退还顾客遗失物品价值数万元,被顾客称为“保险柜”,连续5年零投诉;建立党团组织以来,门店再未发生亏损歇业的情况……在经济下行压力大、服装行业实体店受电子商务影响突出的情况下,班龙逆势增长,实现连续6年营业额增长10%以上。

  一个支部一堡垒,一名党员一面旗。红色正能量有力带动和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热情。近5年来,商铺共有48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5人入党。目前,醴陵市邵阳个私经济党支部共有党员23人,其中班龙服饰广场有党员8人,每个门店都有党团员,并担任中层以上职务。党支部政治领导力、思想引领力、群众组织力、社会号召力全面增强,成为驱动班龙服饰广场发展的红色引擎。

  远航:把舵定向新征程

  思路决定出路,格局决定结局。“做生意要有发展大格局的志向和精神寄托。作为个体工商户,要对国家发展有信心、对党的政策有信心;作为党员个体工商户,要不忘忠诚的政治品格,光明磊落诚信经营、心怀大爱不忘群众。”赵石毛说。

  坚定信仰、恪守诚信是父亲这名老党员的言传身教,也是赵石毛的价值取向。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。长期以来,相对于企业而言,个体工商户的信用意识并不是很强,失信的成本相对较低。但赵石毛认为,人无信不立,事无信不成,商无信不兴。创业二十余载,无论钱多钱少、顺境逆境,赵石毛始终把“诚信为本、买卖公平、童叟无欺”作为自己的从业准则。

  党建引领,诚信经营。赵石毛和党支部结合公司经营,组织开展“党员承诺”和“三亮”活动,将承诺内容张贴在会议室醒目位置,每季度对承诺事项完成情况进行“销号”处理,自觉接受群众监督。在赵石毛和党支部倡导下,公司把诚信经营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,建立投诉绿色通道,推行值日店长负责制。

  他还制定了五条铁律——对于供货商多发的货品,一律按实结账打款;对于门店积压的供货商货品,一律不得退回;对于供货商的货款,一律不得拖欠;对于顾客遗失物品,一律想方设法归还;对于顾客诉求,一律即时妥善处理。

  多年来,就是供货商多发一条裤子,赵石毛都要退款或返回,商铺仅为供货商多发货品按实结款就达10万元,没有发生过一次年底结算时跨年打款的情况。有老板说:“给赵石毛发多少货我们都放心,‘赵石毛’三个字在株洲值千万!”

  诚信经营为赵石毛赢得了良好的声誉,甚至在整个株洲服装行业树起了口碑,换回看得见的经济效益。他的商铺先后被省、市、县三级评为“诚信经营户”“消费者信得过单位”。

  党建助力,脱贫攻坚。赵石毛已把美丽的醴陵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,带领党支部一班人和班龙服饰员工积极与贫困村结对帮扶,参与脱贫攻坚。他常说:“过去自己过苦日子,摆脱贫穷成为我创业的动力。现在富了,帮助父老乡亲摆脱贫穷,成了我最大的愿望。”

  他拿出手机,记者看到微信里保留着醴陵市邵阳个私经济党支部扶贫对象、醴陵市茶山镇铁河口村贫困户汤小末今年8月给他发来的信息:“赵书记,您和支部送给我的鸡下蛋了。”

  汤小末因残致贫,7岁的女儿也有病,生活一度难以为继。赵石毛资助他200只鸡苗,鸡苗长大开始下蛋后,土鸡蛋能卖到1.5元一个,每天100余个鸡蛋不出村就卖光了。如今,加上村里给安排的保洁员工作,汤小末年收入有5万元,女儿的身体也好多了,再也不用一个月跑两趟省城看病。

  采访中,记者来到赵石毛另一名扶贫对象邹汉秋家里,发现客厅里的双开门冰箱格外显眼。邹汉秋打开冰箱,高兴地向记者展示品种多样的食物。后院,赵石毛资助他的山羊膘肥体壮,4只母羊已经产下了羊羔。

  “要想真扶贫,就要真正沉到乡村里。”铁河口村党支部书记汤胜德说,“我们党支部和醴陵市邵阳个私经济党支部共建,赵石毛挑选了全村脱贫难度最大的3户。他和班龙的党员们一个月要跑下来两三次,到贫困户家里慰问,找来专家传授养殖知识和技术,更给他们以生活的信心。现在,赵石毛资助的深度贫困户汤小末、钟圣谷、邹汉秋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,实实在在过上了好日子。”

  近年来,赵石毛带领党支部为敬老爱老、扶贫帮困等慈善事业累计捐款120万元,个人出资建立助学基金,资助30多名学生完成学业。

  从起步时的筚路蓝缕,奋进时的风雨兼程,到腾飞时的宏图大展,赵石毛以责任收获成长,以信念树立信心,如今再次面对“一个个体工商户搞党建有必要吗?”这一问题,他有了坚定的回答:“作为一路打拼过来的草根,没有在市场环境的百般诱惑中迷失方向,这是因为跟党走成为我们矢志不渝的信仰。党建已经不再需要讨论是否要做,我们不仅必须做、坚决做,还要想方设法做得更好!”

  最贴近民生、最美好生动的草根经济,细致入微地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有了党建坚强有力的保障,中国的草根经济正在展现其顽强的生命力,百折不挠,蓬勃生长。

站长统计